我的北欧生活

自从上一次发布blog已经一年多了。过去这一年我有太多故事想要诉说,既然标题是北欧生活,那就从”北欧“先讲起吧。(本文初稿开始于2023年1月9日,终稿结束于2023年6月7日)

说到北欧,那就先来一张我自己比较喜欢的照片,拍摄于Lund郊区。

1.为什么选择瑞典?

有很多朋友问我为什么选择去瑞典留学。这是个好问题,我自己也想对此聊一聊我的看法。毕竟对于中国留学生而言,美国、香港、新加坡、英国才是留学首选,或者就是德国、加拿大、瑞士等等国家。瑞典好像从来不在这样的一个留学热门国家列表上。之前有一个看上去很“懂”的长辈得知我去瑞典留学之后说”去留学之后带点‘瑞典卷’回来。“,显然他认为的瑞典和瑞士是一个国家。

这里配图是“瑞士卷”,然而即便瑞士卷也几乎和瑞士没有什么关系。

其实,“为什么选择瑞典”这个问题可以先回溯到”为什么选择留学“这个问题上来。

最开始,留学似乎是我用来逃避考研的一个方式。或许是厌恶高三那一年高强度的重复性学习,我很难说服自己再去花一年去做类似的事情。大概在2020年下半年,经历了居家上课一学期成绩的毁灭性崩盘,我开始萌生了留学的想法。在后面的接近一年里,我不断搜罗着适合我的留学项目,也不断反问自己留学的初衷是什么。难道只是因为保研保不上,考研不想考就无脑选择一条所谓的退路吗?我不想被人云亦云的大潮裹挟,遂在寒假期间好好思索了许久。

我在最后给出的答案很简单,就是体验一下未曾体验过的生活。之前经常想象,如果是在闵行校区继续呆三四年,可能生活还如从前一样,可能不会很糟,但也不会很精彩。不过既然都决定留学了,那好歹是选一个真正能每天和世界各国的朋友交流的地方吧。于是抱着体验留学生活的想法,我放弃了中国留学生含量相对较高的香港新加坡英国和美国,选择了相对冷门的瑞典以及瑞典中相对冷门的Lund(6月加更:我感觉我当时选择冷门还有一个原因是我比较叛逆吧,不想人云亦云,别人选的越多我反倒越不想去)。

这张图片是当时上海刚解封去瑞典驻上海领事馆办签证的时候拍的。

2.到来

于是在2022年8月16日,我坐上了从香港飞往多哈的飞机,正式开启了我的留学之旅。我很激动,又有些紧张。激动在于这是我人生二十多年来第一次走出国门,紧张在于外面的一切对我而言都是未曾接触过的。

我还很清楚的记得我这么多年来说的第一句英语是”Apple Juice,please”。我很紧张,这几乎是我这十几年来第一次和外国人交流。在空姐的小推车距离我还有好几排的时候,我已经开始酝酿我该怎么讲了:”是要雪碧还是要果汁呢?诶诶,雪碧怎么讲来着“。最后我只点了我会讲的苹果汁,并且庆幸我没有讲错。那个时候的我还难以想象,半年之后我已经可以在法国尼斯、捷克布拉格和出租车司机们谈笑风生了。

这是卡塔尔航空的餐饮,真的很不错。(可惜当时我的嗓子有点发炎,不是很能享受到美食)

2.1 英语口语

所以来到瑞典的第一步就是锻炼英语,尤其是口语。其实在考托福的时候,我就发现了我的口语好烂的,甚至因为考了几次小分都不够被迫放弃了申请荷兰的学校(荷兰很多学校要求口语小分21)。不过直到真正来到国外之后,才发现我的口语是真的真的稀碎无比到无法流畅地沟通。

我还记得第一次英语长对话是在领宿舍钥匙的时候。负责住宿的墨西哥小姐姐一直在输出,然后我就一直”yes, yes”,即便有些我没有听懂,我还是装作全都听懂的样子,最后说了一句蹩脚的“Thank you”。后来的一个月左右,如果不需要我说太多的时候,我都会主动保持沉默,因为我害怕我讲不出流利的英语,表达不出我想表达的意思。但是和室友聊天的话,还是需要主动说一些话的,我的英语问题就一下暴露了。不仅仅说的句子都是支离破碎的,甚至很多时候想不起来某些单词的英语翻译,都是室友帮我补充的(感谢他们耐心听完破碎的口语)。

(在翻相册的时候偶然看到了这张照片,足以见得当时的我在浏览英文网站时还十分依赖网页翻译功能,英语能力属实是烂到家了。)

我的室友其中一位来自阿尔巴尼亚,还有一位来自缅甸。我自诩我的地理还不错,但竟然最最开始都没听懂他们来自哪里,甚是尴尬。阿尔巴尼亚小哥英语很流利,讲albania的时候,我真的一时半会儿没反应过来。至于缅甸室友,就更尴尬了,她硬是给我解释了好几遍“这个国家在泰国旁边”,我才明白,因为“缅甸”这个汉语词不是直接从英文myanmar音译过来的。

刚来的一个月,我明显的感觉到我和国际世界有明显的脱轨,很多东西我知道中文是什么,但我完全不知道它们的英文是什么,该怎么讲。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在宿舍,我的缅甸室友经常问我在做什么菜。我很想和她介绍一些中国美食,却完全不知道怎么讲。比如有一次我在煮排骨粥,她问”Are you cooking porridge?”。然后我(嗯?什么是porridge)“Sorry?”,然后就是我去Google搜一搜,发现porridge是粥的意思。这么接近十秒的尴尬在后来的几个月生活中时有发生,有时候我为了避免尴尬,经常提前去搜一搜某个菜品的英文该怎么讲。

不过后来,我发现如果想锻炼好英语听力和口语,得走出舒适圈,敢于主动说出来才行。得益于我的硕士项目中只有我一个中国人,所以每天上学都是极佳的锻炼英语的机会。我们有一门课,几乎每周都有不同的小组作业,所以每次我都有机会和几个外国人高强度对话。然而第一次的小组队友中就有一位英语母语者,她是美国人并且说话超快(对我而言哈)。我感觉这个时候,不仅我的口语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我也十分怀疑我的听力也是不是很有问题。但是她人真的很好,每次我听不太懂的时候,她都会换一种说法让我能听明白。她也时常在做作业做累的时候,分享给我一些她在ins上看到的可爱的小猫小狗视频,很是有趣。

2023.05.25加更:

又是一个学期即将过去,这个学期小组作业也非常多,中午经常和外国朋友一起吃午饭,我自己在课余参加的国际生的活动(比如language cafe语言角, student ambassador学生大使)也不少。每每我都是借着这些机会去锻炼英语,与欧美同学交流的同时学习他们日常会使用的各种单词、短语的用法及他们的口语发音和节奏。久而久之,我也积累了不少基础的英语口语,几乎能应付所有需要说英语的场合(除了我的个别印度朋友,有的印度人说话我真的听不懂,他们讲的很流利但是口音也很重,我每次要么假装听懂要么听不懂尬住,看来在这方面我还得多锻炼一下)。

(因为常常中午12点才下课,而下午一点又继续要上课了,所以中午经常和外国同学们一起吃饭)

在今年四月末的时候,我有幸作为lund大学官方学生大使,给500多位今年录取的中国学生打电话恭喜他们录取。考虑到用瑞典的电话号码打过去直接说中文很怪,我一般是先用准备好的英语模板和同学们问候“Hello,My name is Cheng and I am calling from Lund University in Sweden. Am I speaking to XXX? Nice to meet you, XXX. I am current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Lund University, I am calling to congratulate you again on your admission and see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life as a student in Lund. BTW, I notice you are from China, do you speak Chinese?” 然后就切换到中文和大家交流。

(打电话现场,还是挺累的,毕竟得给500多号人打电话)

让我很意外的一件事情是,偶然在lund中国学生微信群里发现同学们在讨论电话那头的学生大使,不少同学评价说学生大使的声音很好听(谢谢夸奖hh),英语口语非常好,完全没有口音。还有几次我说完英语之后直接切中文,很多同学都非常惊讶以为一开始是外国小哥打过去的,然后就直接切到中文感觉很奇妙。

(有人表面毫无波澜,其实内心已经笑开了花)

我从来没有想过,有朝一日能因为我英语口语说得好被别人夸(虽然上面那段英语其实是每通电话都要说一遍,所以非常熟练而已,实际上我的日常口语还是挺拉的)。因为我从高中开始英语就挺拖后腿的,后来考托福的时候口语练半天还是一塌糊涂,刚来瑞典那段时间甚至很畏惧说英语,到现在我也能很自信地与他人用英语交流了。

2.2 物价

英语问题只是一个很小的困难,更多的挑战接踵而至。最最最先出现的便是高物价问题。瑞典的物价是真的高的离谱(后来在网上查了一下,瑞典是仅次于瑞士冰岛挪威等国的世界前十高物价国家)。在这里的餐厅吃一顿最最简单的饭,就得至少花110瑞典克朗(折合人民币约70块)。我的天呐,这价格接近是我在本科吃学生食堂的三到四倍。四倍价格还就算了,味道还远远不及食堂阿姨的平均水平,属实大跌眼镜,就这还”发达国家“呢(开个玩笑调侃一下哈,至少在餐饮方面瑞典还是远远不如中国的)。

由于我还没有经济独立,很不情愿每天花如此多的钱在饮食上,于是我有时会就会选择自己做饭。感谢B站的王刚老师,让我白手起家学会了很多菜品。在课业不是很忙碌的时候,我的乐趣就在于自己动手做饭了。不过自己做饭也会面临很多麻烦,其一就是这里的蔬菜也很贵!!!最夸张的就是,在国内菜市场卖菜阿姨都会随手送的小葱,在这里一小捆竟然要18瑞典克朗(12人民币左右)。不过转念一想,在瑞典纬度这么高的国家,发展农业确实挺难的,哎,再次心疼一下我的腰包。做饭的其二困境就是,我几乎都是自己做饭给自己吃,但是往往做一人份的量很难控制且非常耗时间,为了做一道中餐,需要准备很多调味料,还要焯水,控制火候等等。而很多时候仅仅为了饱腹,却要切好葱姜蒜,备好料酒生抽老抽油盐糖胡椒粉,淘米煮饭等等步骤,往往做好的时候已经饿到完全不饿的状态了。

(自己做的口水鸡和白切鸡,真的还不错!)

除了饮食方面花销很高,交通开销相比国内也要高的多得多。首先就是坐公交车了,市内公交成人票,单程28瑞典克朗(19人民币左右),月票569瑞典克朗(390人民币左右)(发布时补充:现在又涨价了,淦)。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个数字的时候我愣了一下,愈发地不能理解为什么这么贵,要知道上海的公交车单程一般也就2块钱,地铁坐再远也不至于要19块人民币。后来和瑞典的同学聊天才知道,是因为瑞典的所有公共交通政府是没有补贴的,完全是由运营的公交公司决定的,公司为了盈利必须定价高一些。之前一直觉得国内的一句“交通强国”完全是喊口号做样子,但来到国外之后才发现国内的公共交通系统是真的通达性极高且十分亲民,能做到这一点属实不易。

我所在的城市有很多共享滑板车(scooter),但是价格也是非常离谱。以lime共享滑板车为例,除去15克朗的开锁费,每分钟的价格是3克朗(2块人民币左右),所以有时候仅仅是爽了一小会儿,银行卡就扣了75克朗(50人民币左右),然后我就再也不去骑它了。呜呼,那种在国内任何一个城市扫共享单车骑了玩的生活一去不复返了!那时,骑着哈啰单车在南京从中山门沿着林荫大道中山路一路骑到下关,从河西青奥村一路骑到东大四牌楼,在上海从梅奔中心一路沿江骑到杨浦大桥,从瑞金医院黄浦一路骑到虹桥T1航站楼,在武汉的酷暑里沿着东湖转悠一圈,在长沙从湘雅医院一路狂奔到岳麓山脚下。我曾经的一大兴趣便在于此,骑着单车去探索城市的各个角落,而来到瑞典之后我突然就失去了这一个习以为常的乐趣,很是郁闷。

2.3 单调

物价高也就算了,这里的生活也很单调。每到周日,不仅公交班次变得极少,市中心开着的餐馆和商店也大幅减少。这在中国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很多店主巴不得周末多开一会儿,多赚点钱呢。(发表时补充:周日是礼拜日,当我对基督教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时,很多东西都变得合理了起来,我对瑞典也少了一些偏见。)

在国内,很多时候美食是一种能舒缓心情的好东西。本科的时候每每上课上累了,心里想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哎呀,今天去哪吃饭呢,要不去吃四餐的鸭血粉丝吧,好久没去了。”又或者是,考完试了想去吃点好的奖励一下,就去永平路上随机选一家。而在这里,每每到中午晚上,吃饭反倒成了一个需要发愁的事情。

其一就是,我硕士所在的Lund University竟然是没有正式的学生食堂的。只有一些学院会有所谓的Student Cafe,且只会卖一些很瑞典看上去很健康的冷藏三明治(当然也很贵就是了)或者是一些乱七八糟蔬菜沙拉(这些食物经常被我们戏称为“白人美食”或者是“典子食品”)。而我的学院就更不幸了,不仅学院楼没有任何卖食物的地方,方圆几百米也没有任何一家餐馆(天呐,这真的是在发达国家念书吗?)。我的宿舍也不幸地分在了离Lund市中心三四公里的郊区,这里方圆一两公里都没有任何像样的餐厅。有人可能会问了,你不是自己做饭来着?是啊,可是很忙的时候,给自己一个人做饭真的是好麻烦的事情,尤其是有时候还得变点花样,不然就很枯燥了。

(经典的”白人美食“,完全没有食欲)

2023.06.01补充:对于饮食,过了一个学期之后,我有了更深的体会。同样也是在国内习以为常的,假期或者刚考完试想找个店下馆子吃点好的,但在瑞典这里就完全不可能了。首先是餐饮行业在瑞典就不太发达,瑞典人的饮食文化更像是饮食糊弄学(弄点蔬菜土豆拌一下配面包就当午饭吃了),就更别提寥寥几家中餐了,好不容易找到一家还不错的,还得坐火车去另一个城市尝尝鲜。在国内常常陷入选择去哪家吃的困境,而在瑞典常常陷入没有吃的困境。之前想选择跳出舒适圈看看外面的世界,好家伙,一跳跳到了另一个极端来了。

我刚来lund的时候,早上10点在宿舍附近的街区跑步,绕着这一片区域跑了三四公里,愣是没碰到几个行人。看来人家不在这里开餐馆也是有原因的,本身人口密度就不大。写到这里,我又去google查了一下lund的人口,只有9万人左右,约等于一个交大加一个复旦。接着我又查了一下lund市区的面积,好家伙,一个浦东机场面积等于两个lund市区。

我之前和瑞典朋友聊天的时候,他问上海人口有多少,我说26million。他反复和我确认了一下是26million而不是2.6million,毕竟2600万可是整个瑞典人口(1000万)的两倍还要多。所以和国内的到处都是人相比,这里明显要冷清太多太多。

只能说是,让一个在中国生活了二十来年的人突然来到这里,相当不适应是非常正常的。

不过当然人少肯定不全是劣势,也是有很多优点的,比如人均资源比较多,不用挤公交,不用卷图书馆座位,在旷野可以和天地融为一体而不是被人挤人。人均资源多这一点我体会还是挺深的,我所在的硕士项目只有十来个学生,但是我们一门课一般也都会配10来名老师讲授不同的板块,其中不乏上了年纪的行业泰斗面对面来讲授最基础的理论知识,鞭辟入里。而这样的项目对瑞典人而言录取并不困难且不用交学费,他们只需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往往能学到最深入的知识。

我时常感叹,在中国,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年轻人们好不容易录取上了一所985名校,期盼着有着优质的教育,但实际上呢。这些名校的排名很高,学术产出很多,学界泰斗无数,但平摊到每个同学身上呢?每个同学都能找到耐心指导做科研的导师吗,每个人都能选到不说废话讲授真才实学的”中国近代史纲要“吗,每个人都有善良和蔼陪你疏导心理而不是不管事的思政辅导员吗?恐怕不然,我的本科学院非常大,一年有一千多名本科生。人太多了,如果你仅仅是学院里的一个普通人,没有人在意你是否遇到了学习的困难,没有人会关心你的出路,遇到心理问题常常也是自己藏着掖着,学院往往是出事了之后再去出手,岂不是为时已晚。

2.4 冬

随着冬天的来临,两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来了。一个是非常糟糕的天气,一个是非常短的日照时间。其实这两个问题,在我来瑞典之前就有所耳闻,但真正面对到这两个问题的时候还是有些束手无策。

天气糟糕是有多糟糕呢,也就是连续两周都下雨吧,下雨它还不满足,还得刮大风。我自以为适应了上海的湿冷,没想到在Lund被狠狠地教训了一下。伴随着糟糕的天气,日照时间也逐渐变短了。在初中地理中我们都学过,在北半球的冬季,纬度越高,日照时间越短。

我一开始觉得:“哎,也就是提前一两个小时日落呗,这有啥顶不住的。再说了,我还特地因为纬度问题没有选择去阿尔托大学(在赫尔辛基)和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呢,Lund已经是瑞典最南部了,应该会好些吧。”然后现实狠狠地打了我的耳光。最开始是四点半日落,其实还好,但冬天绝大多数时候不是晴天,所以三点多天就阴沉沉的了。

这种情况,越接近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越严重。在12月的时候,几乎就是早上要到九点半天才亮,而下午三点多天就黑了。很多时候,我和班里同学开玩笑说:“现在时钟上显示的是下午四点,但我感觉已经晚上十点了,我不想学习了,想躺床上睡觉了。“他们也深有同感。

范仲淹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感觉我离这种境界差远了,我时常因为一整天阴雨而心情极度低落。整个12月我感觉就没有看到过几次蓝天,就更不奢望自然的阳光了。那个时候,我感觉我似乎生活在《流浪地球》描述的地球里,我也深切地感受到了看不到太阳有多么得绝望。

我想再一次引用一下刘慈欣老师的原文:……当人类又看到了蓝天/我知道已被忘却/太阳系的往事太久太久/但那一时刻要叫我一声啊/当鲜花重新挂上枝头/啊,地球,我的流浪地球……真的是好贴切。当我时隔半个月再次看到蓝天的那一刻,我愣住了,像是从没看过雪的南方孩子,傻傻地盯着那不仿佛不应该存在的东西。

(发表时更新:后来发现更可怕的不是冬天本身,而是冬季占据了瑞典全年的近一半时间。我所定义的冬天结束时间是阔叶林重新长出新叶的时间,很难想象树林重新绿起来的时间已是五月中旬。所以让我去适应北欧的海洋性气候也绝非一件容易的事。不过北欧的夏天还是相当不错的,整个瑞典被高大的原始森林所覆盖,太阳也一直挂在头顶直到晚上10点才落下去。我趴在宿舍阳台上,望着远处教堂尖顶上慢慢落下去的夕阳以及它照映出的五彩晚霞,只可惜这样的景致转瞬即逝。)

(日落还是相当好看的!前提是天气要晴朗。这张用的是大摄影师朋友拍的图,肉眼看大差不差)

2.5 学生大使

哎,输出了好多消极的内容,实在不好意思影响了大家的阅读体验。那就聊聊在这里遇到的有趣的故事吧。其实在来瑞典留学之前,我就憧憬着加入1-2个当地的学生组织体验体验,幻想着还能参加到当地的类似“学生会”或者“励志讲坛”的学生组织中。可是,文化差异真的是一道鸿沟,当有那么一天突然自己成了少数族裔的时候,那一种莫名的落差感就会涌上心头了。首先似乎是瑞典当地娱乐方式和国内完全不同,这里的很多很多学生活动都是以party为主,灯光一灭,音响拉满,开始灌酒。其次便是,由于文化和语言上的差异,我发现我很难在这里去主动社交,去寻找到适合我的学生组织,直到某一天的偶然遇见。

那一天,真的很偶然,就是在随意地在学院楼里逛着,就看到一个学生大使组织的招新。不过认真阅读了上面的要求后,我一度觉得这并不适合我,因为我觉得这种学生组织太官方了,有点像是隆德大学硕士招生组一样。而且吧,看了宣传册上说参与到线上的直播活动中,就把我吓得半死,要知道那个时候的我英语口语是连自我介绍都说不利索的。所以当时看到这个海报,真没当回事儿,随手报名了,也没有想着一定要进这个组织。

不过后来,参加了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活动之后,我发现这个学生组织也太nice了。这个组织完全没有把学生大使们当作工具人指使,反倒大家都视为是最亲近的朋友。每次活动除了相对正式的正事要说以外,后面便是每次不重样的主题。在万圣节的时候,我们聚在一起分享各自国家的甜品,看着万圣节主题的电影。在圣诞节快到的时候,大家又一起从擀面开始做姜饼人。负责人是来自美国的小姐姐叫奥黛丽,虽然她说话真的超级快(美国人说英语真的好快啊),但是她真的很擅长组织这里的活动,让隆德大学学生大使像一个家一样。这里没有考核,没有淘汰,想在这里继续做学生大使的可以留下来一直做直到毕业。如果有同学没法参加线下活动,奥黛丽甚至特地安排另一天作为线上的活动,尽量让更多的同学能参与进来。

(大家一起捏姜饼人活动的合影)

于是,对我而言,学生大使更多地不像是一份差事,而像是一个温馨的小群体,大家在一起为申请Lund大学的同学们答疑解惑,做着很有意义的事情。

2.6 人物

首先我就想聊一聊和我朝夕相处的同学们。我的硕士项目是一个挺小的一个项目,统共13个人。但即便只有13个人,我们却分别来自12个跨越了四大洲的国家,分别是瑞典,挪威,荷兰,伊朗,巴西,冰岛,中国,哈萨克斯坦,美国,菲律宾,立陶宛,丹麦。并且年龄分布也很广泛,上至35岁带伴侣一起来念书的,下至00后(没错,我竟然是年纪最小的)。其中不少是工作了几年之后来念的硕士,也有的是已经念过其他专业的硕士,目前在读二硕,也有本科一毕业就来念硕士的,当然也有本科还没完全毕业但已经来这里交换念硕士一年级的(有点像国内3+2)。不得不说,从这个角度看lund大学的多样性确实很强。

项目中的一个巴西同学,我不得不提到她,她是一边环游世界一边工作一边念书。你没有看错,是确确实实一边环游世界一边念书一边工作。她已经32岁了,但和她相处完全感受不到她已经比我大整整十岁,反倒是会有些小孩子气。前些日子和同学们一起庆祝她的32岁生日,在真心话大冒险环节(没错外国人也喜欢玩这个),她讲了她的梦想就是环游世界,在世界各地工作学习。她已经去过全世界四十多个国家了,她甚至在2001年去过中国,她会的唯二的两句汉语是“谢谢”和“不要辣椒”(不要辣椒真的好好笑啊,不知道是哪里的菜给外国友人如此大的创伤)。在她来瑞典念书之前,她在挪威工作,她工作的目的便是给她的环游世界计划创造经济基础。当然她的目标远没有环游世界这么简单,她在环游世界的同时,也是在世界各地念书与工作,用中国的老话讲叫:“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我们这个项目中,我明显能感受到她之前几乎没有怎么接触过GIS相关的知识,但上编程课的时候每次都是最后几个留在机房的,有一种不搞明白决不罢休的精神,经常和周围的同学探讨很多小细节。写到这里,我很想聊一聊“卷”这个话题,我决定把这个放在后一节聊一聊。

还有一个我想聊聊的就是这里上课的老师。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给我上remote sensing基础理论课的老教授,一把年纪了,每次都是一个人背个双肩小书包就来上课了。每每遇到他,甚至不等我反应过来,就已经和我打招呼了,我反倒有点不知所措。毕竟在国内,这样体量的学界泰斗,绝对轮不到他主动向我打招呼的,我反倒要装得毕恭毕敬一点。这种情况在我刚来瑞典的时候时有发生,向老师请教问题”Professor, I am curious about ……”。老师就讲说不用这样称呼,直接喊名字就好(不过我现在还不是很适应,总感觉怪怪的,所以我现在基本都是选择折中方案只用“Hi”起手称呼问题)。在这里,老师和学生的地位摆得很平等,老师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有疑问时随时打断老师讲话,学生也可以在一门课程结束自由评价一名老师的教学水平,来决定这个老师下学期还能不能开课。

当然,除了这些细节外,教学质量也是相当的高。老师不仅科研做的很好,本科生硕士生的课程质量是一点都不松懈。课程设计一环套一环,一步步深入引导同学们主动思考。诸如这样的老师这里很多,当然也有照着ppt念的老师,不过这种老师在同学反馈下下学期大概率就没上课的机会了。

3.聊一聊“卷”

之前在提到我们班的同学时,我说过好多同学经常下课之后还留在机房很久,互相请教课上没有搞明白的内容。有一天上午11点就下课了,但是中午12点半了机房里还有几个同学盯着电脑屏幕思考。我一开始以为是他们作业还没有搞定,遇到了很多困难,于是想去和他们交流一下。没想到的是他们的作业其实很早就完成了,他们在研究的是课上老师ppt里提到的其他内容,而这些内容因为不是作业涵盖的部分我就没有去学习。

我顿时傻了,我发现我从本科带过来了一个很坏的习惯,就是仅仅完成布置的作业去拿平时分,除了分数以外的事情一概不管。我发现如果是为了完成作业,获取高分而去学习的话,格局真的不够大。后来这门课考试成绩我得了满分,但我却并没有因此而兴奋,而是觉得这个满分很多是通过应试的技巧来获得的,我非常清楚我的真实实力远不如那些每节课下都独立思考总结的其他同学,即便他们的成绩没有满分。

我对国内的“卷”的理解是,为了高分不择手段,而这些手段可能和获取的知识本身没有太大关系,比如上课发言加平时分,课后报告卷字数,为了得分更高给自己加组内分工权重等等。在国内,大家似乎都匆忙完成作业,匆忙准备考试,点名的课匆忙出席,真正抛开这些而去探寻知识本身的少之又少。不过来了瑞典之后,从外部“跳脱出卷”的视角看问题,就能慢慢理解这样的环境出现的原因了。

首先就是不少来这里上学的同学是不需要付学费的(欧盟国同学免学费,第三世界国家同学几乎都能拿全奖),我这个项目学费一年大概12万人民币,不算是一笔小数额的钱了。其次就是,欧美人民的平均生活水平还是要比中国高不少的。举个例子,我班里的一个平平无奇的冰岛同学家里拥有一整个湖泊及其周围的小木屋民宿(我甚至一开始以为他在开玩笑)。再加上北欧这边众所周知的高福利社会,缴的税高但是教育医疗几乎全免费。所以我能很明显的感受到,咱们中国人在国内承担的压力相较于这些欧美人还是相当大的,无论是社会给予的还是家庭施加的。在这种压力的加持下,很难理想化地不“卷”,很难不年龄焦虑,很难完全自由地选择自己想过的生活。

在这里,学院也没有往鼓励大家去“卷”,官网上会放出野外实习的精彩照片,最近的有趣研究成果,而不会放诸如“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全宿舍保研”,“全科满分大神”等等内容。在评定成绩时,甚至只有3档,0-49分为fail,50-74分为pass,75-100分为pass with distinction。所以我之前提到的拿到满分100,也不过和75分一样为pass with distinction,并不会因为我100分就比其他人更优越。

所以说,这里的人不卷也是原因的,高福利制度的兜底性可以让很多学生不用天天焦虑自己未来的生存,而去选择钻研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所以这也或许是瑞典人创新能力很强的原因吧。之前很难想象北欧几个国家,人口加起来都不如一个上海人口多,却诞生了很多世界知名的企业(宜家,沃尔沃,诺基亚等等),划时代意义的游戏(我的世界,愤怒的小鸟,supercell旗下游戏等等)。现在看来,这里的人们都有很多试错的成本,学了物理不喜欢直接退学去学地理,上学无聊直接休学去当幼儿教师,工作累了再回来念念书,游戏开发不成功还可以换个方向做。这样的社会是很难不激发创新性的。

4.聊一聊放弃名校光环

前面提到了“卷”,国内一个卷的目标就是学历。我本科的学校在很多排行榜里面是国内top几名的学校,我身边的大多数同学选择在本校继续念硕士,少部分去了清北复旦国科大南大等校念研究生,还有一部分直接在上海工作了。在我们学院去年的毕业生报告中,选择去留学的比例逐年减少,而选择来lund的全校只有我一个。

来lund之后很多时候,我刻意规避谈及我的本科学校,别人硬问到的话我会说在某个城市念的,一直追问下去我才会讲具体哪个学校,因为我不太想让别人给我头上加一个“X大”或者说“名校毕业生”的标签。其一是,我觉得这个标签太泛且过时,我很不喜欢通过五年前单纯的一场考试去评判一个人。我一直保有一个观念,在某个学校学习或者毕业,并不代表这个人就和这所学校挂钩,诸如学校排名升高这个人的价值就提升,学校知名度高这个人就更成功这些。

这些道理看上去很显然,但实际上很多人在了解到我是XX校毕业的时候,就会下意识问:”你怎么不去申常青藤名校?“”你本科这个学校电子毕业的很好赚钱,硕士怎么往坑里跳呢?“,还有我在kth申请群里看到有人说”XX爷还看得上瑞典吗?“诸如这些,让我很不舒服,我觉得一个人的价值不应该只由一张录取通知或毕业证书来证明。

其次便是,在国内但凡是聊到我是XX大学学生,大家基于此的过高的评价时常会让我产生一种不属于我的优越感。仿佛在这里念书就高人一等,就可以不可一世一般,但实际上我只是一个平凡的学生罢了。这些虚无缥缈的优越感时常让我有不切实际的过度自信,反而会让我很难踏踏实实地学习与生活。所以我在选择硕士学校的时候,有意规避了名气很大的,排名很高的学校,选择了在国内几乎没有知名度但是遥感领域不错的lund。基于此,我准备在硕士第二年换一个人设试试看,看看大家会不会对我少贴一些标签。也许后面我自我介绍的时候会改叫成蹊,有人问本科的话那就就读于南京某高校(毕竟我对南京比较熟,不太会露馅),本科念的专业还是电子吧,毕竟专业的东西一问就知道有没有造假。

5.聊一聊我选择的专业

我来lund念的硕士项目全称叫做GIS and Remote Sensing。通俗一点叫地理,高大上一点叫遥感。但我几乎不和我本科或者高中朋友说我具体去念了哪个专业,因为我害怕会引起比较大的误解。我本科快毕业的时候有人问我硕士出国念什么,我说地理(毕竟”地理“大家都知道是个啥),别人就惊掉下巴那种”啊,别人都是从坑里跳出来,你怎么往坑里跳啊“。这里讲一句,我本科专业的全程叫信息工程,也可以叫电子工程,是目前比较相当热门的专业了,所以朋友会觉得我硕士不去搞ee、cs反倒去念地理纯属瞎搞。

说实话,因为外界的这些质疑,我反倒对我这个选择不够坚定了。当初选择去念地理,应该算是一个非常大胆的做法了。首先就是,我本科的专业和地理几乎八竿子打不到一起去,想跨专业难度不小;其次,我本科所在的学校也几乎没有和地理相关的学院和研究,想要自己探索出来实属不易;再者,地理在外人看来似乎只有两个刻板印象,一个是到山里挖石头,一个是去初中当地理老师,这两个刻板印象在外人眼里也完全算不上所谓的”成功“。

高中毕业的我,对大学的专业以及毕业之后的职业规划完全不懂,随大流选了热门的大家都说好的电子工程专业。但是学着学着,我就丧失了很大的兴趣,无论是高频电路还是微波电磁场,对我而言都十分抽象且毫无乐趣可言。每每去上这些课,学习的唯一动力就是考好的分数然后保研。但是,保研之后呢,大一大二的我没有深入思考这个问题。后来大三大四,我也亲身参与了电子系老师的课题组,着手去做一些所谓的”科研“,但是导师不怎么提供指导,导师的硕士生也不怎么了解这个课题,我对导师给的方向也是一点兴趣都提不起来,每次去实验室都在虚度光阴,读文献也不知道读了个什么。这些经历让我好好去反思了一下”我真的要走这条路吗?我的人生就应该这样吗?”

我小时候是一个兴趣爱好很突出的小朋友,就是喜欢看地图。念幼儿园的时候,天天盯着家里贴的大幅中国地图,和小同学玩着“说地名看谁能先找到”的游戏。后来上了小学,经常一个人泡在新华书店翻看各省各市的地图册,看到精彩的部分还会买回家细细品味,家里面不知道多少版的江苏省地图册已经被我翻烂了。上了三四年级之后,知道地图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向家里姨姐姐要了高中地理教材看了玩,那个时候我第一次接触到“地理”这个东西,并为之陶醉。上了初高中之后,地理作为一门学科但是不怎么算分,于是看地理相关的书籍常常被视为“不务正业”,于是那个时候之后我就越来越少去探索我儿时的兴趣了。

那为什么不继续追寻自己热爱的东西呢?于是,我选择了这一条路。这一条路走的人不多,或许也注定荆棘丛生,希望我的热爱不会被现实打磨殆尽吧。

6.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这个标题其实也是我选择出国留学的原因之一。从小到大本科毕业了都还没有出过国,对中国以外的世界也只能靠仅限的一些媒体去了解,还大概率包裹着偏见(褒贬皆有)。比如,国内对于北欧真的有点吹上天了:在B站里看冰岛的视频,弹幕齐刷刷都是“我梦里的家乡”;在中文互联网上留言有“瑞典”的ip就会被称之为“瑞典爷”“人上人”这种;对于北欧的宣传也常常只使劲夸是高福利的人间天堂。我觉得,既然吹成这样,我倒要亲自去看看这个人间天堂到底如何。而且,对我而言,不能仅仅是去那里旅游个十来天就行的,得在当地生活几年才行,那么在瑞典念一个两年制的硕士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lund的国际学生非常多,大家来自于全世界五大洲几百个国家,和他们之间的交流真的能增长见识而去抹除一些刻板印象。比如我有一个念生物信息的印度室友,我经常和他一起做饭,一起聊天。提到印度,大家的刻板印象或许是“干净又卫生“的印度食物,脏乱差吃了会窜的那种。但实际上我的印度室友特别会做饭,经常做各种各样的印度食物,也给我科普了不同面饼之间的区别。他也经常邀请我品尝他的家乡菜,说实话,真的很不错。而且他不仅不脏,而且他的锅碗瓢盆也常常是宿舍里最干净的。所以当把一个人强行安上一个标签,或者把一两个人的行为强行上升到一个标签,都会产生非常不好的偏见。

(印度室友做的菜,卖相可能不太行,但是味道是真的很不错!)

很有意思的是,离开中国之后反倒能从另一个完全不一样的视角去看待国内,很多问题也有了进一步的思考。出国之前,接触的只有一个国家就是中国,身处的只有一个社会就是中国社会,那个时候也不知道其他国家怎么样怎么样,看到国内的问题就只会狠狠嘲讽,看到国内的优势又会嗤之以鼻说“不过是宣传的工具罢了”。来了国外才知道,原来公共交通也不全都是那么便宜且发达的,原来国内办事效率也可以很高,移动支付共享单车也并不是国外都有的好东西,一党专政也并不是一无是处。

所以,我认为行万里路和读万卷书对我而言,便是消除偏见的过程,我很欣慰我能够有机会出国看看这个世界,并对世界上发生的事情有一个更全面的视角去思考。22年年末国内放开了对疫情的限制,在瑞典待了近一年之后,我想再回去看看,与瑞典生活做一个更全面的对照。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2023年6月7日